警鐘長鳴 您的位置:首頁>警鐘長鳴
“小”出納的“大”算計
來源: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網站 日期:2018-10-23 點擊數:1227次 字號:【大中小】
“小”出納的“大”算計
——濟源市高級中學總務處副主任兼出納
侯武軍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警示
濟源市紀委監察委查處的市高級中學總務處副主任兼出納侯武軍嚴重違紀違法案,其挪用資金、貪汙公款、私設“小金庫”總額近億元。一個中學的“小”出納怎能有如此“大”的“算計”?
價值觀扭曲、金錢至上——把自己“算”進深淵
侯武軍出身山區、家境貧寒,15歲考上師範院校,也曾讓父母引以為豪。但其並未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追求,1989年參加工作,從事兩年的教學工作後,侯武軍終對三尺講臺失去了耐心和敬畏。從1993年開始擔任學校財務人員至案發,侯武軍找到了一條“借雞生蛋”的發財之道。除了將日常工作簡單應付後,侯武軍便利用工作日和業余時間購買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其上班辦公的電腦和家中的電腦都裝著理財軟件,對理財達到了癡迷程度,因用眼過度,一只眼已發生病變、幾近失明。
經查,2012年2月至2018年5月,侯武軍擔任市高級中學出納期間,利用負責收取、上交學生學費、住宿費、擇校費以及學校食堂、超市委托管理費等職務便利,采取不按規定及時足額上繳市財政的手段,違規將收取的學校公款存入其個人銀行賬戶,金額共計4796.75萬元,私自挪用學校公款200多次,用於購買理財產品、基金,進行營利活動,累計挪用金額9325.35萬元,非法獲利64.8萬元。
利用管理漏洞、監守自盜——把自己“算”入歧途
財務室隸屬於學校總務處,分管總務處的校領導自稱財務人員不聽從其管理,總務處主任自稱不懂財務工作,均對財務工作疏於管理。侯武軍作為總務處副主任兼出納,牽頭財務工作,會計作為其下屬,本應有的監督制約職能卻無法發揮作用,即使是每月常規的核對賬目,也是會計向侯武軍匯報賬面上的現金余額數量,從未正規盤點過庫存現金,核賬僅僅走個形式。這樣的崗位設置導致侯武軍的出納工作長期處於無人監管狀態。
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侯武軍利用職務便利和監管漏洞,經手收取學校食堂、超市委托管理費、水電費和保證金共計505.76萬元,通過給承包商開具普通收據,入賬時再開具比實際收取金額少的行政事業資金往來結算票據的方式,少入賬102.8萬元,全部用於個人家庭支出。
法紀意識淡薄、無敬無畏——把自己“算”上不歸路
盡管侯武軍長期從事財務工作,卻不註重對財務知識、廉政教育的學習,教育部門每年例行的教育培訓,侯武軍很少參加,法紀意識極其淡薄,竟認為“挪用公款就是臨時借用,用一用不是多大的事”。甚至在市審計局進駐高級中學審計的當天,還將92萬元學校公款從基金賬戶贖回後,再次購買基金。
2018年7月25日,濟源市監察委對侯武軍立案調查;7月26日,對侯武軍采取留置措施;8月22日,給予侯武軍開除公職處分,並將其移送市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10月8日,市檢察院將侯武軍案移送至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10月9日,濟源市教育系統以侯武軍案件為鑒,組織召開以案促改暨警示教育大會,著力從機制層面上遏制校園腐敗,切實把學校打造成教書育人的一方凈土。
“小”出納的“大”算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信念,培養、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工作意識,才能擁有美好幸福生活。同時,本案也警醒各級黨委(黨組)應加強對“關鍵崗位”“重要環節”的教育、監督、管理,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防止“小問題”演變為“大錯誤”,“好同誌”演變成“階下囚”。
上一篇:在貪念中迷失自我